莲池周刊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河北省保定日报社

主办单位:河北省保定日报社

编辑出版:《莲池周刊》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0266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302/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周刊

出 版 地:河北省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东风中路1835号

网址: 《莲池周刊》杂志

[专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信息技术+人文”课程研究

时间:2021/06/09  点击:436


       

【摘 要】“信息技术+人文”课程是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融合文学、历史与哲学等人文学科,形成学科体系内部纵向联系或学科间联系的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路径。“信息技术+人文”课程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项目化学习为方法,一方面拓展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边界,另一方面使得人文学科能够拓宽学生看世界的视角和方式,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

【关键词】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人文;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9-0018-04

【作者简介】陆平,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0)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随着素养培育导向的学科教学理念的渗透,信息技术课堂资源逐渐丰富,学习方式逐渐多元化。然而,学科间的壁垒、学科教学割裂真实生活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加之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学科弱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发展,致使信息技术教育忽视对人的观照,缺失学科鲜明的文化特质,遮蔽了丰富的精神价值,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难以落地。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未来。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和新兴知识,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我们的回答是:以学科、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原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打破学科壁垒,联通知识,跨界学习,进行“信息技术+人文”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创新。

一、“信息技術+人文”的内涵及特质

(一)“信息技术+人文”的内涵

“信息技术+人文”课程是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融合人文学科,形成学科体系内部纵向联系或学科间联系的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路径。“信息技术+人文”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是基础,“+”突出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整体融合,强调学科与不同关键要素的深度链接和融合,进而改变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

“信息技术+人文”主张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学习和人文学科的内容在项目学习中进行有机融合,以真实问题和任务驱动展开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由知识性学习走向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特质

1.什么是技术?

什么是技术?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解读信息技术学科的起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普认为,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一种联系,是一种类似于人体器官的客体,是人体器官的一种投影。更进一步,他认为,人通过工具不断地创造自己。“大量的精神创造物突然从手、臂和牙齿中涌现出来。”[1]马克思通过对手工工具和机器的深入比较,解释了每一种新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组织人类的感性生活,构造出不同的自制方式,从而改变着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质。

新一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炼了诸如“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信息技术学科的大概念,明晰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也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功能,构筑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建筑大厦”。其内在逻辑关系如下:计算机是互联网的基础,互联网产生海量的数据和生活产生的数据汇集,海量数据遇到超强计算,人工智能爆发式涌现,而算法的核心是计算,计算机是载体,这一切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作用于人类社会,推动信息社会形态的变化,改变了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关系。从这样的学科结构中可以看出目前计算机软硬件的学习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其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增强信息意识,形成计算思维,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形成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二、“信息技术+人文”融合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既是支持学科教学的工具,其本身也是教学的内容,这是信息技术学科有别于一般学科的特点。同时,信息技术涉及众多领域,《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人工智能(AI)、STEAM等引入信息技术课程,仅人工智能(AI)就涉及众多研究领域,包括哲学、数学、经济、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工程、控制论、语言学等。跨学科特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成长属性。信息技术学科倡导给学生展示完整的生活世界,用数字技术进行设计,利用算法解决问题,抑或利用技术助力或改善生活,这必然要和其他学科融合才能实现其培育“信息素养”的课程总目标。

信息技术尽管具有跨学科特性,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能够轻易地获取信息,但这并不代表信息技术学科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学习支架,能够引导学生获得未来基本必需的信息加工、处理及表达的良好信息素养,能够联系不同的事物,形成对所学知识或周围世界全局性的理解。

人文学科有着信息技术学科所没有的认知特点和人文特质,它主要包含文学、历史、哲学等,一方面,“信息技术+人文”拓展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边界;另一方面,文学、历史、哲学能够提供学生看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融入人文学科的信息技术学科,显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信息,形成未来社会所需的信息素养。当然,“信息技术+人文”更强调学科教学过程结构的优化,凸显学生中心,体现全人教育的理念,其终点是为未来而学。

三、“信息技术+人文”课程内容的选择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养成需要落实到具体学科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完整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逐步在跨学科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2]无论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还是计算思维、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等素养的养成,都需要选取合适的项目内容,在跨学科的创新实践过程中落地。

1.在“文学”创作中学会创新与数字化表达。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平台的广泛运用,数字化文学作品受到大众欢迎。比如,在PowerPoint软件学习时,教师布置学生以“花样年华”为主题创作一个数字故事,展示中学生美好的青春年华和鲜活的校园生活。学生可通过图片、文字、自定义动画、视频、音乐等多种元素进行数字化作品的创编。创作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化技术,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为了创作数字故事,学生要学会对大段文字信息进行提炼和可视化处理,要学习用好“自定义动画”技术呈现信息并推动情节的展开,要学习构图和色彩搭配,还要选择适合的音乐传递作品的情感。学生经历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制作和传递的过程,既是交流、沟通情感的过程,又是不断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过程。

2.在“历史”研究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

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追问:淮安作为运河之都,曾经是运河线上的四大名城之一,何以在今天失落?作为淮安的中学生如何传承运河文化?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文献收集、实地考察、口述历史研究,最终通过WPS软件,学习图文混排技术进行电子折叠书的创作。

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历史”是历史研究和教学的最好方式。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选择“历史”题材,研究运河之都“淮安”,研究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学、经济、建筑等多个维度研究运河历史,设计制作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模型,再现明清时期盛世古都淮安的风采。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关心家乡,运河文化在学生心中也活了。

3.在“哲学”思辨中体悟技术伦理。

在人工智能课上,教师选择“创新设计一款身边的人工智能”为学习项目,指导学生体验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的特点,比较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与区别,最后要求学生设计一款身边的人工智能作品。在完成作品设计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辨——人工智能最终会战胜人类吗?

在哲学的思辨中,教师引导学生不断重构意义,形成追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这些技术是否会成为人类的奇点?人类社会的走向将如何?这些问题不断让学生接近技术和算法的真相,即计算是理解物理世界规律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计算思维,慢慢理解作为未来的创造者,应该学会负责任地进行技术创新,逐渐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四、“信息技术+人文”课程的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跨学科活动课程,早在20世纪中叶就在国外流行,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即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人文”课程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要载体,聚焦学科关键概念和能力,进行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的联系和拓展,通过项目式学习组织教与学,一般结构为“项目确立—项目探究—项目设计制作—项目展示”。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在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引导者,其在内容、条件、活动和结果等方面都有界定性特征,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

信息技术学科因为人文学科的融入,变得富饶而端正,美好而灵动。科学与人文看似无关,实则有机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悟不同学科的认知方式,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看清事物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看到一个完整的学科。[3]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哪怕只有一次这样完整的学习经历,就能让他看到世界与课本、人类命运与个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人文学科,让信息技术学习更具生活价值、审美价值,更加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和创造的热情。

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本身的习得,更应该超越技术工具,获得对人和世界新的认知,对世界形成有效的全局性理解。“信息技术+人文”课程在努力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生活,优化教师专业生活品质。当然,在“信息技术+人文”课程理念和实践创新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驱动问题的设计、小组合作的成效、“讲解”与“自主探究”之间关系平衡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參考文献】

[1]杨晓哲,任友群.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追求:数字化学习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

[2]MICKENS R 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physcial systems[C]. New York:VNr Company,1985:2.

[3]陆平.完整学科生活:成全丰富完整的人[J].江苏教育,2019(7):14-17.


本文由: 莲池周刊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莲池周刊杂志社编辑部

2021/06/09

上一篇:[专题]“语文+”的课程开发与校本实践
下一篇:[专题]STSE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