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周刊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河北省保定日报社

主办单位:河北省保定日报社

编辑出版:《莲池周刊》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0266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302/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周刊

出 版 地:河北省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东风中路1835号

网址: 《莲池周刊》杂志

[观点参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友善观

时间:2022/04/09  点击:329


       

尤珍珍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友善观;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8-0077-02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方面的要求,友善可以解读为行为友好,内心善良。当前,青少年欺凌及其他不友善的行为越来越低龄化,这值得我们警惕。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育学生各类价值观的主阵地,须承担起培育学生友善观的重任。

1.内化于心:从经验型方法到情感型方法。

利用教材资源,深化认知。虽然《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没有明确讲解友善观的内容,但笔者发现教材中每一年段的内容都有利于友善观的培养。低年段教材关于友善观培养的内容主要聚焦于“学生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如一上《拉拉手交朋友》和一下《我想和你们一起玩》都是旨在引导学生在刚开始与人交往时就要做到与人为善。中高年级教材关于友善观培养的内容则主要聚焦于“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友爱宽容的品质,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分享快乐”。如四下《当冲突发生》、五上《学会沟通交流》和六下《学会宽容》《学会尊重》,这些内容都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除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教材还涉及对环境的友善,尤其是六年级法治教育专册,注重法治教育,可以以法治促友善。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教材资源,总结补充友善观的理论知識,此外,还要让学生主动思考、相互交流,进而提升学生在友善方面的认知水平。

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情感。这能增强学生对友善观的情感认同。情境创设的方式丰富多样,但一定要注重真实性,因为只有逼真鲜活的情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如在教学三下《同学相伴》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会在哪些场合容易冷落、忽视和排斥某些同学。如果此时创设的情境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那学生就很难引起情感共鸣,也很难发现对同伴表达友善的时机。

改善教学方法,坚定意志。品德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统一,友善品质的形成也不例外。友善认知是内在依据,友善情感是内心体验,而友善意志则是支配行为的力量。意志培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1)游戏教学法。对于小学生而言,用有趣的游戏开展教学,比一味地知识灌输更有吸引力。如在四上《我们班 他们班》的教学中,与其引导学生学会友善对待其他班级同学,不如组织一场两班之间的拔河比赛,让学生感受良性竞争的魅力,并真正做到为其他班喝彩。(2)议题式教学法。教师提出议题,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并发表各自的观点。观点没有对错,言之有理即可。如在教学四下《当冲突发生》时,教师抛出议题“自习课上发生冲突怎么办?”,在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可以适当提到其他班级矛盾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将友善观运用于班级矛盾的处理中,培养他们友善处事的决心。(3)体悟教学法。体悟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直接或间接的实践体验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生成友善待人的恒心。

2.外化于行:从灌输型方式到实践型方式。

开展实践活动,回归生活。友善观的培养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回归生活,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将内在观念外化于行。如教师在教学四下《变废为宝有妙招》时就不能只局限于告诉学生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而应让他们亲身实践,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这些公益活动能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大课堂,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友善待人,还要友善对待环境。

加强正面引导,榜样示范。小学生或许不一定能深入理解友善品质的内涵,但他们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榜样的力量可以促使他们的行为发生改变。因此,教师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友善地对待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应细致耐心地处理。当然,同伴榜样示范也十分重要。在课堂上树立友善典型,表扬友善事迹,这些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家长的榜样作用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发挥家长的力量,进而促进学生友善观的全面形成。

协同多方面力量,创建共同体。要想引导学生用友善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还需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中友善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科育人合力。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向学生进行尊老爱幼、友善待人方面的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多方面利用身边可用的材料,培养学生热爱环境、敬畏自然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友善对待自然。班队课上,可开展关爱弱势群体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只有融合各学科、各方面培育友善的力量,学生才会充满自信,对待他人时才会心存感恩、宽容友善。

3.固化于制:从单一型机制到综合性机制。

健全培育机制,践行自觉。要让学生自觉地产生友善行为,就需要有一系列科学的培育机制。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各环节的作用,确保关键环节的顺畅进行,让学生先认同再内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用耳听、动口说,充分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性认识。教师还要巧用语言渲染营造氛围,让学生感知他人友善行为,并逐步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

创新评价方式,有的放矢。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培育学生友善观的重要步骤。如教师可采用总体印象法,这种测评方法操作简单,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加以衡量和比较。积分评测法,这是一种便捷的计分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制定一些评分细则,当学生表现出友善行为时就加分,到期中或期末汇总。另外,教师要拓宽各种信息的反馈渠道,通过各渠道收集测评数据,对测评数据认真核实,登记在册,这能让友善观的培养有的放矢。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本文由: 莲池周刊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莲池周刊杂志社编辑部

2022/04/09

上一篇:[观点参考]数学概念教学要有深度
下一篇:[观点参考]应以审美为核心开展音乐元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