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周刊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河北省保定日报社

主办单位:河北省保定日报社

编辑出版:《莲池周刊》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0266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302/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周刊

出 版 地:河北省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东风中路1835号

网址: 《莲池周刊》杂志

基于应答视角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时间:2019-04-20  点击:880


       

摘 要:研究高考地理试题是认识和把握命题规律以及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但对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教师往往站在参考答案的基础上,忽视了应答中学生必须经历的解题过程。分析高考地理试题应摆脱参考答案的禁锢,客观真实地还原学生答题情境,真正反映考试过程中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体现应答情境下学生的思维过程。本文对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从命题思路、考查内容、试题特点出发,分析应答情境下学生的解题过程,发挥高考地理试题的引领作用和导向功能。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题;应答情境;试题分析

高考地理试题的立意角度、命题思路、考查内容、命题特点,学生的知识储备、地理能力、地理思维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试题的顺利解答。学生是应答的主体,试题答案是学生通过获取、分析试题信息所达到的彼岸,脱离主体因素分析试题将毫无意义。因此,要将学生放置于应答情境中,考虑学生解答地理试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教学更有针对性,备考更加全面,学生复习更有导向性,目标更明确。

一、 摆脱答案禁锢,回归命题本质

高考地理试题立意已经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对学生而言,理论是灰色的,而事实却是五彩缤纷的,需要命题者从生活碎片和生产板块,文本活动和实践探索中,提炼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有用素材,为学生打开探索地理问题的窗口。高考地理试题,知识技能在书本之内,背景材料在书本之外,对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不能只看命题的表象,而要抓住命题的本质。摆脱参考答案的禁锢,从地理试题的立意出发,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演变过程,在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提升理性认识,把握命题者的设计意图还原命题本质。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2,3题。

本题组以背景材料为依托,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思维深度,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考题从中日大型数控机床的加工入手,凸显高技术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对比两国生产条件差异,分析中国和日本地质构造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引领学生进行生活情景和知识背景的迁移,体现地理知识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彰显地理探究活动的魅力。

二、 重现应答情境,体现思维过程

高考地理试题对高三学生备考复习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和导向功能。教师在分析高考试题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学生应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参考答案作为试题分析的依据,就会造成从答案推导出解题过程,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限制答题过程中应有的步骤、方法和思维等,这就对学生复习造成不利的影响。如学生在考试时并不像教师想象那样只通过题干获取信息,而是通过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建立知识联系。也就是说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一方面是通过题干获取信息,另一方面是利用他们头脑中已有的概念、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利用,由此对试题进行读题、审题,这两个方面的组合构成了学生答题的思路。重建应答情境,重现学生答题过程的思考和逻辑,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结构、地理能力,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一道试题的解答需要多种能力的组合,如审题问题、概念性知识不足、回答问题技巧等都会使学生解题发生偏差。如全国卷Ⅲ第37(2)题。

该题是今年最具争议的高考地理试题之一,原因在于“992.5”这个数字的位置将图中的冷锋遮盖了一小段,使得该图T时刻看起来有两条冷锋和一条暖锋,造成考生分析试题的思维受到影响,陷入试题陷阱。如果没有参考答案很多老师或者高三备考的学生也会掉进该题的陷阱中。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足够扎实,对知识的理解足够透彻就会明白该图示区域正在经历一次冷空气南下活动的天气。T时刻之前高压距低压还比较远,冷空气南下会在高压前端形成冷锋,而东南部的气旋有低压槽出现,由于气旋逆时针旋转,北上的暖空气和南下的冷空气受阻而会分别形成于东西两侧的暖锋和冷锋,所以T时刻之前图示区域有3条锋面。

三、 关注学生主体,联系基础知识

分析高考地理试题的目的是要以試题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学生是应答的主体,学生的知识构架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建构起来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学生解题正是从课本知识出发,在自己的脑海中提炼出与试题相关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最终表现于答题卡上。有些学生对一些知识点掌握不够全面,或缺乏相应的知识点就会对试题形成错误的理解。参考答案是在很高的程度上对地理知识的提炼,某些必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参考答案并没有涉及但却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只专注于对答案的解析,从参考答题分析高考地理试题,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不能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也就不能发挥高考地理试题对高三学生备考复习的导向作用。如全国卷Ⅲ第37(3)题。

该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要求学生将静态的文字和图形信息在头脑中转换成动态的天气变化过程。很多学生可能受到“将要”一词的影响,认为“将要”是指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应该就是受暖锋的影响,忽视了该区域正在经历冷空气南下天气变化的大趋势,P地即将经历暖锋过境和冷锋过境的天气过程。本题涉及的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够全面,不能理解气团的移动过程以及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就很难对试题进行解答。地理学科的高考试题题量不多,但涉及知识点广泛。因此教师在分析高考地理试题或备考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达到一定高度,学生才能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宏观把握、微观准确。比如本题图示区域的天气宏观形势和低压区域局部天气能不能准确把握是决定能否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邵英,史文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J].中国考试,2018(01):39-45.

[2]林琦.地理高考试题对考生要求的信息分析能力解构——以2017年全国1卷试题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8):126-128.

作者简介:

蓝同庭,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


本文由: 莲池周刊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莲池周刊杂志社编辑部

2019-04-20

上一篇:浅析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下一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有效备考策略研究